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用劳动淬炼成长

关育兵

近日,河南漯河一所幼儿园因孩子们“不背古诗不做手工,整天围着灶台和农田转”而走红网络,“吃苦幼儿园”这一标签随之刷屏。

当下,将孩子视为“知识容器”的教育异化现象时而有之。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集体焦虑驱使下,一些地方超前灌输小学知识,违背教育规律。漯河这所幼儿园的价值,恰恰在于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当孩子们为生火而探索风力与燃烧原理,为种植而观察土壤与气候,他们获得的不仅是劳动技能,更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生命过程的敬畏、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教育的目标,始终是培养“完整的人”——既有知识的积淀,更有生活的智慧;既懂得思考,也善于动手;既能在书斋中求索,也能在田野间创造。劳动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但要让劳动教育真正扎根,必须摒弃将劳动等同于吃苦的陈旧观念。要认识到,真正的劳动教育并非体验艰辛,而是通过手脑并用的实践,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和协作精神。当孩子亲手将种子培育成作物,再将其烹煮成食物,他获得的是一种对生命循环和劳动价值的整体性理解,这种通过亲身实践内化而成的品质,远比任何说教都更加深刻持久。

这所幼儿园的走红,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教育的本质。当人们不再用吃苦来定义劳动,当劳动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我们培养的将不再是只会答题的“知识容器”,而是能够感受生命、适应变化、创造未来的人才。

  • 怎么看待“玉米燃料”

  • 报头

  • “一家人”绣出和美画卷

  • 抱朴守拙能致远

  • 把问题化解在源头

  • 能上能下应是常态

  • 多元评价是良方

  • 用劳动淬炼成长

  • 微看点

  • 小屏幕里“走”出创业新生态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