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今日视点

“一家人”绣出和美画卷

背景

为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近年来,丽江市华坪县委政法委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法委牵头、多元协同、法治保障”的大调解格局,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专业调解四支“一家人”调解先锋队。

话题

面对复杂多样的基层矛盾,“一家人”调解工作队扎根乡土,灵活应变,他们以情为丝线、以理为针脚、以法为框架,精心绣制着基层善治的和美画卷。这背后有何好经验、好做法?

尖兵破冰

闯出新时代“枫桥”创新之路

为有效破解基层矛盾纠纷,2024年初,华坪县委政法委谋定而后动,组建了一支由3名资深公安干警组成的调解尖兵小分队,他们肩挎背包,毅然扎进乡村一线。随身携带的一本矛盾纠纷明细账,详细记录着每一个问题;一套清单管理、销号落实的扎实举措,让调解工作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他们化身“法律翻译官”,将晦涩难懂的法条巧妙融入家长里短的故事中,在化解纠纷的同时,也在群众心中悄然播撒下法治的种子。

拉毕村的李家3兄弟,因分家产一事纠葛长达36年,成了乡亲们眼中难以解开的死结。尖兵小分队得知情况后,多次登门调解。队长严林聪深知,解决问题的关键就藏在日常的点滴之中:“解开这个疙瘩的钥匙,就在现场。”他们耐心倾听3兄弟多年来积压的怨怼,用法律的尺度丈量权益边界,用相连的血脉唤醒手足之情。终于,36年的坚冰在法与情汇聚而成的暖流中渐渐消融,3兄弟重归于好。

这支仅有3人的尖兵小分队,在8个月的时间里,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专业的调解能力,硬是啃下了218块“硬骨头”。其中,成功化解尘封20年以上的“陈年旧账”多达12件。

实战淬炼,经验升华。华坪迅速“扩军”升级,从公检法司精挑13名骨干,组建“一家人”人民调解工作队。这支队伍既懂法也讲情,一边严格依据法律明辨是非,一边用家乡话耐心沟通、化解心结,将法言法语化作百姓听得懂、信得过的“炕头话”。2025年1至7月,“一家人”调解队受理纠纷369起,化解282起,成功率76.42%,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

“四调”联动

攥指成拳筑牢和谐基石

在荣将镇膏泽社区,文某与刘某因修路占“滴水线”问题僵持长达四年之久,双方互不相让,矛盾日益激化。华坪县“一家人”人民调解检察院分队介入后,巧妙借用“六尺巷”的典故,“让他三尺又何妨”这句古训如同一缕春风,吹进了两人的心田。最终,事情迎来了暖心的反转:文某不仅顺利修通了自家道路,还慷慨解囊,为村里多铺设了53米的道路,邻里之间的矛盾就此烟消云散。

这是华坪调解体系协同作战的一个生动缩影。华坪县委政法委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法委牵头、多元协同、法治保障”的大调解格局,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专业调解四支“一家人”调解先锋队,将四路精兵攥指成拳,凝聚强大合力。

人民调解“主力军”勇挑重担: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及特色“福撒玛”五支“一家人”人民调解分队冲锋在前,主动承担最棘手的任务。仅今年上半年,就成功攻克重大疑难纠纷401件,化解率超过75%,其中成功化解沉积20年以上的“磐石案”达28件。行业调解“专业队”精准出击,农业、交通等五大领域的专家坐镇行业调解,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调解工作注入专业力量。上半年道路交通调解队精准化解纠纷180件,成功率高达91.84%。行政调解“优化器”规范引领,公安、林草、住建等12个重点领域协同发力,通过行政调解规范行政行为,引导当事人依法依规解决争议。上半年共化解行政争议484件,为行政行为立规矩、树导向,筑牢了法治防线,有效维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司法调解“前哨站”源头治理,由县综治中心充分统筹协调,精准“派单”,法院员额法官迅速“接单”,上半年诉前成功调解纠纷303件,将司法力量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从最初的3人尖兵小分队,发展到如今4个板块“一家人”调解先锋队协同作战,华坪县推动调解工作从广覆盖向提质效跨越、从“游击战”向“阵地战”转型,形成专业互补、全域联动的解纷矩阵。

末端生根

群众参与织密和谐之网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强大生命力,深深植根于群众土壤之中。”华坪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郑昕介绍,华坪县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一方面精准赋能“一家人”调解先锋队,提供矛盾纠纷线索;另一方面激活群众自治“造血干细胞”的内生动力,推动自治、法治、德治在基层交融互促、融合发展。

郑昕介绍,目前,华坪县精细划分2638个微网格,实现治理触角全覆盖。3331名网格员专注履行信息采集、问题排查等核心职责,当好基层“信息哨兵”。同步推行的“1257”闭环工作机制更让治理效能层层递进:网格员每日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村(社区)两日内研判处置,抓早抓小;乡镇五日内化解一般性矛盾,七日内回访确保案结事了。机制环环相扣,确保“微事不出格”、风险隐患化解于萌芽状态。

为让网格力量持续发力,华坪县实行“以奖代补”机制,有效激发网格员活力。他们活跃在基层一线,成为感知民情、服务群众、守护平安的坚实前哨。

如今,网格化治理在华坪县释放澎湃效能。2025年1至7月,全县排查矛盾纠纷近2000件,同比增长160%;成功化解1564件,同比增长140%,化解率达81.2%。

本报记者 和茜

  • 怎么看待“玉米燃料”

  • 报头

  • “一家人”绣出和美画卷

  • 抱朴守拙能致远

  • 把问题化解在源头

  • 能上能下应是常态

  • 多元评价是良方

  • 用劳动淬炼成长

  • 微看点

  • 小屏幕里“走”出创业新生态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