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桃
中共中央于10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
推行干部能上能下,是走深走实新时代组织路线,优化干部队伍的有效方法。而“能下”是其中的一大难点,除那些确因违纪违法,有“硬伤”存在的干部必须下,还有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或乱作为,带偏干部风气,贻误事业发展的也要下。要修订完善能上能下规定,把好能上关口,畅通能下出口,明确能下标准程序,让守摊子、混日子的干部靠边站,为想干事、能干事者腾位子,激励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
干部能下不是终点,需做好“下”的后半篇文章。对待“能下”干部,不能一下了之,要从事业大局出发,着眼干部队伍的长远建设,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给予必要的关心、培养、锻炼,重塑“能上”的本领。一方面,正其观念、提升认识,让其谨记自己是谁、应该为谁、该如何尽责,解决思想上不愿为的问题。另一方面,分类培训,提升技能,让其掌握办事本领,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对那些深刻反省问题、认真汲取教训、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重新任职、进一步使用,让“下”的干部有再上的机会,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