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烟菜轮作增收入

元江县因远镇农户采摘菜豌豆。 本报通讯员 孙嫡 摄

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因远社区安仁小组的田间地头,一排排豌豆藤蔓顺杆生长,饱满翠绿的豌豆荚争先恐后探出头来。种植户李林晓夫妻俩正穿梭于田垄间采摘成熟的豌豆。“我种了4亩菜豌豆,长势良好,今年菜豌豆价格很好,每公斤15至18元,差不多能卖3万元。”说起今年的收成,李林晓满是欢喜。

近年来,因远镇积极探索“烟叶+N”农业发展新路子,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烟后种植蔬菜新模式,引导群众充分利用烟后闲置土地种植菜豌豆、油菜、玉米等经济作物,让一季变两季、一收变多收,有效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2025年,因远镇发展菜豌豆、油菜、玉米等烟后经济作物8000余亩,昔日的冬闲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下午5时,位于安仁小组附近的菜豌豆收购点热闹起来,种植户们车拉人挑,将一篓篓翠绿新鲜的菜豌豆运到收购点交售。谈价、过秤、付现、装车……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现在每天的出货量在4吨左右,主要销往昆明,因远镇的气候资源适宜种植菜豌豆,种植出来的菜豌豆品相好、味道好、销路好。”收购商石山粉说。

今年,因远镇共种植烟后菜豌豆1000余亩,10月中旬以来,菜豌豆陆续上市,一批批来自山区的优质菜豌豆被迅速发往省内外的生鲜市场,这样热闹的丰收场景将持续到明年1月。

“过去,烤烟采收后土地便被闲置了,农民收入较为单一。近年来,因远镇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培训指导,带领村民在烤烟地中套种豌豆、玉米、油菜等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的烟后作物,村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收入也翻了一番。”因远社区党总支书记邓雪平介绍。目前,当地的菜豌豆收购价较为稳定,预计亩产可达六七百公斤,助力种植户户均增收上万元,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下一步,因远镇将以发展特色优势农作物为主线,以烟菜轮作为切入点,建立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增收渠道、延伸产业链条,强化科技和品牌引领,做精生产、做强加工、做响销售,进一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李苏榕

通讯员 孙嫡 刘政佳

  • 大棚番茄销路宽

  • 订单辣椒产销旺

  • 烟菜轮作增收入

  • 糖心苹果挂满枝

  • 群山深处药材香

  • 报头

  • 多彩丰收 别样冬景

  • 绿色循环稳增收

  • 一方菌业富乡亲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