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来回跑,现在一次办妥,真是方便多了!”清晨,师宗县人民医院的“慢特病便民共享药房”门口,队伍井然有序。家住大同街道的李永明,常来这里买药,对这里的变化感受最深。
当着前来走访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面,李永明算了一笔账:“过去挂号、缴费、取药,楼上楼下几处跑,没大半天回不了家。现在直接来这儿,看病开方、药物审核、结算一站搞定,省时又省心。”
这一变化,源于师宗县纪委监委在走访中了解到慢特病患者普遍反映的“多头跑、报销繁”等实际困难,这些群众口中的“小麻烦”,被当作“大问题”提上了解决日程。
为解决这一问题,打通服务群众健康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师宗县纪委监委将监督“探头”对准慢特病用药保障的各个环节,联合县卫健局、医保局等部门,强化“室组”联动监督效能。在多方努力和监督推动下,2025年9月,师宗县首家“慢特病便民共享药房”在县人民医院正式运行。
“这里不只是一个药房,更像一个‘健康驿站’。”陪父亲前来买药的张丽花感慨道,“有医生调整用药,有药师指导服务,还有专员讲解医保政策,我们心里特别踏实。”据悉,医院通过整合资源,在药房实现了“门诊慢特病认定—处方开具—药品领取—费用报销结算”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极大提升了患者就医购药的便捷度和满意度。目前,该药房配备约500种药品,覆盖常见慢性病、特殊病及多发病的用药需求。针对个别患者的特殊用药需求,药房还提供预约登记服务,由药剂科统一采购,到货后及时通知患者,实现个性化用药保障。药房由医院统一管理,实行药品目录、采购、定价、配送“四统一”的同质化管理,优先配备国家集采药品和国家基本药物。所有药品价格公开透明,一律“零差价”销售,切实从源头减轻了患者的药费负担。
“我们通过数据比对和动态抽查,确保群众用上‘放心药’‘实惠药’。”师宗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盯是否存在明降暗升、变相加价等问题强化监督,保障好政策落地不走样,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本报记者 张雯 通讯员 赵文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