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穿过云层,在曲靖市沾益区德泽乡米支嘎村村口的老龙树下洒下斑驳光影。树下的石凳上,早已坐满了人。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慈爱的眼神中透露出岁月的沉淀;正值壮年的汉子,边听旁人讲述村务信息公开情况边整理手头的农具;还有几个年轻人,一边聆听一边在思索着什么。
“老薛,村西头修沟的水泥买了5袋,花了140块。可听说水泥没用完,剩下的水泥去哪了得弄明白。”
“李婶说得对。咱们这次修路,材料费、人工费都得列清单,要全程盯着每一笔钱和材料的使用情况。”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薛所柱认真记录后,就去找施工人员询问剩余水泥的下落。原来,村里有一段人行路面路基下陷,需要修补。施工人员就把剩余水泥用来补路了。经核实,薛所柱就此情况向村民作了说明。
加强基层监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举措。近年来,沾益区纪委监委指导各乡镇(街道)搭建基层监督议事平台,不断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以有效监督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米支嘎村的“古树议事”平台,就是当地交出的一份答卷。了解到村民喜欢闲暇时在村口老龙树下聚集聊天的生活习惯,德泽乡党委、纪委在此搭建起监督议事以及“三务”公开平台,进一步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强化基层监督。同时,配套制定《“古树议事”操作手册》,引入法治力量,引导村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行为规范;强化民主监督,在古树下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涉及村级重要事务和项目安排、“三资”管理的决策过程公开透明。
办好群众的烦心事,才能解锁“幸福密码”。在积极运用基层监督议事平台的同时,沾益区纪委监委建立基层监督区乡村三级联动机制,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动态联系各村,定期参加村级监督议事会商会,指导各村(社区)分析群众的急难愁盼,明确监督重点和措施,集中研判攻坚“疑难杂症”。同时,指导并监督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对议事机制执行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强化跟踪问效,推动问题清零、销号,努力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本报通讯员 赵昌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