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位于武定县狮山镇矣波村委会的一处花卉基地,鲜花竞相绽放,涌动着生机与活力。日均5万枝鲜花从这里发往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大助力。
鲜花产业发展势头向上向好,背后离不开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护航。近年来,武定县纪委监委聚焦鲜花产业发展中项目建设、政策落实、土地流转等关键环节,下沉一线开展全链条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制约鲜花产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以精准监督助力“鲜花经济”绚丽绽放。
“这段时间玫瑰花的销路怎么样?相关职能部门有没有提供技术指导?”县纪委监委紧盯“武定花卉”品牌打造,协同联动“室组地”监督力量,从基地建设、种植养护到市场销售产业链延伸,开展全过程动态式监督,面对面倾听民情民意,全方面了解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制发监察建议书、工作提醒函等方式,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为推动花卉产业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在多方努力和监督推动下,截至目前,全县种植特色花卉0.58万亩,产值1.33亿元。
鲜花产业项目大、资金密、人员多,存在一定的廉洁风险。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贴身”监督优势,联合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围绕项目审批、招投标、施工建设等流程强化监督,坚决查处鲜花产业项目落实过程中的违规操作、优亲厚友等问题,推动鲜花产业项目廉洁高效运行,保障各项补贴资金真正惠及产业发展。紧盯鲜花产业中土地流转和集体资金、集体资产管理等重点,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强化对村级“小微权力”的监督,督促村“两委”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进一步守好群众的家底。
“有好的监督才有好的发展。”武定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监督和发展同频共振,持续以监督之力守护“武定花卉”的芬芳,用清风正气滋养乡村振兴的沃土,让婀娜多姿的鲜花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花”。
本报通讯员 罗洪梅
本版统筹 杨富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