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茶叶身份证”,如何让双江茶产业迎来春天?今年春季挂牌成立的双江茶叶检测品荐溯源中心,正成为打通从茶园到茶杯信任通道的关键一环。
“过去卖茶靠嘴,现在这份检测报告就是茶叶的‘身份证’,我们更有底气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忙糯乡滚岗村党支部书记陶佳荣拿着手中的检测报告,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他送检的3批次茶叶均达标,这样的“硬通货”也成为直播间里的信任背书。
主播杨金福感慨:“达标产品是卖点,退货率低至1%,信任实实在在地转化成了销量。”今年前三季度,双江茶叶电商销售额突破10亿元,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云南普洱茶“山头论价”的模式曾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品质难界定、价格不透明成为产业发展的桎梏。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心组建了17名省内外专家团队,依据国家标准,从外形、汤色等五大指标对勐海、普洱等地的茶样进行盲测审评。“审评不仅能明确茶叶风格、指出短板,指导茶农改进增效,还能帮助采购商精准选品。”双江县“三茶统筹”研究院执行院长徐亚和介绍,科学评价机制为茶叶价值建立了清晰尺度,促进了市场公平交易。
从打通产销信任链,到建立品质定价尺,一纸报告的增值效应持续发酵。今年1至8月,“双江·勐库大叶种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显著提升70%,显示出品质信任带来的品牌溢价正在稳步释放。
本报记者 吴沛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