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沈迅 通讯员 王定松) 近年来,昭通市威信县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将常态化普法教育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一环,通过构建“周周有课、月月有讲、全县联动”的法治课堂体系,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构筑起坚实的法治屏障。
威信县各村(社区)每周开展一次“法治学习日”活动,由村(社区)干部、法律明白人、驻村法律顾问组成的普法小队,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围绕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防范电信诈骗、山林土地纠纷、婚姻家庭、赡养继承等法律法规,开展形式多样的“微课堂”。“家门口”普法,内容接地气、语言通俗易懂,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基层。
在乡镇层面,威信县推行“每月两次”的集中普法机制。由司法所、派出所、基层法庭等力量组成的普法宣讲团,每月开展两次主题鲜明的法治讲座。此层级的普法更注重“精准滴灌”,将社区矫正对象、闲散青少年、外出务工人员、矛盾纠纷当事人等作为重点普法对象,通过以案释法、情景模拟、警示教育等方式,针对性地提升重点人群的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每月,威信县统筹整合全县司法、执法资源,组织开展一次全县性的大型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主题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阶段性社会热点,如“全民反诈宣传月”“未成年人保护周”“安全生产法普及”等。通过设立集中宣传、发放普法读物、举办法治文艺汇演、利用新媒体平台线上直播等形式,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形成“全县一盘棋、上下齐联动”的普法大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