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迤萨镇 传承马帮文化 唱响侨乡精神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向红河县迤萨镇最高处的马帮古城,这座中西合璧的城堡式建筑犹如披上了一袭金色外套,更显挺拔巍峨。马帮古城去年末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如今正以全新姿态拥抱现代城市文化需求,成为镶嵌在西南国境线上的璀璨明珠。

迤萨,在彝语中意为“干旱缺水之地”,现在却奇迹般地成了一座“马背驮来的繁华之城”。

1853年,第一支马队从这里启程,打破山路寂静。马帮商人以无畏的勇气,开辟了通往越南、老挝、缅甸等国的黄金商道。他们驮着土制食盐远行,换回山货与药材,开启了迤萨马帮“下山创业”的辉煌篇章。

随着商队足迹遍布四海,财富如潮水般涌来,迤萨迎来了黄金时代。商人们心怀故土,携重金归来,倾力打造出一幢幢中西合璧的城堡式、庭院式民居,这些建筑被赞誉为“江外建筑大观园”。在不足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矗立着467栋这样的建筑瑰宝,至今仍有156栋散落县城各处,其中18栋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同编织了马帮古城独特的文化肌理。

历经修旧如旧改造工程,东门片区的每一块砖石、每一面墙壁都得到精心的修缮,东门马帮文化广场规模也得到扩大,这一区域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在古老的“姚初院”与“钱二官院”选址组建的红河县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内,从新石器时代的有肩石斧到清代的麻江型铜鼓,从“一代盐王”杨积生的盐行照片到誉满南洋的“同义丰”商号介绍,每一件文物、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都在诉说着马帮的艰辛与辉煌,展示“敢闯敢拼、开放包容”这一独属红河县的城市文化内核。“城市更新改造不仅是对城市外在面貌的革新和改变,更是对城市内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红河县博物馆馆长潘丽兰深情地说,“我们的使命就是让这些沉默的建筑和文物‘开口说话’,以马帮古城博物馆为载体,传递‘解放思想、敢闯敢拼’的马帮文化精神。”

红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艳莲介绍:“我们坚持‘保护第一’,在系统性保护古城肌理的同时,积极引入文化创意、艺术展示等新业态,目标是将马帮古城从静态的历史遗存,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客厅和公共文化服务高地。”近年来,当地持续加大投入,推进古城修复改造,加强文物保护,创新文化传播手段,让马帮文化焕发新生。

红河县将马帮古城的建筑元素与艺术风格融入艺术创作中,开发了抱枕、丝巾、钥匙扣等马帮特色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紧扣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思路,创作庭院剧《马帮·女人》,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马帮故事为背景,展现红河县丰富的民族歌舞和深厚的马帮文化底蕴,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红河县接待游客7.22万人次、同比增长13.39%,实现旅游总花费7544.61万元、同比增长17.68%,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县域经济在古建筑里重焕新机。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马龙山

  • 思茅区戴家巷 下足绣花功夫 尽显老街味道

  • 石屏县图书馆 翰林故居新生 文化底蕴厚植

  • 天保镇 边地文化交融 口岸活力四射

  • 百里·春秋 春城文脉承续 城市客厅焕彩

  • 于细微处续文脉 在寻常处惠民生

  • 文化润心 生活常新 产业向新

  • 报头

  • 迤萨镇 传承马帮文化 唱响侨乡精神

  • 弥城镇 光大乡土文化 存续乡愁古韵

  • 丽江木府 守护历史根脉 活化文化传承

  • 绿汁镇 留住一抹乡愁 再添时代活力

  • 六库镇 织密文化空间 点亮城市生活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