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孙一平 赵珊珊) 去年以来,针对边疆地区人才引进困难、难以拴心留人等难题,绿春县坚持“引才、育才、留才”统筹推进,持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为推动边疆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为拓宽渠道引才育才,绿春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盯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公共服务提升关键领域,去年以来招引紧缺人才29人,招引“红河奔腾人才计划”医疗卫生人才4人、教育人才1人。探索实施“星火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党建人才、产业人才等10个专业领域人才100余名,培育云南省“兴滇人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专项人员1名,实现首席技师专项人员“零”的突破,推动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在规模、结构、质量、效能上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共进。
聚焦正向激励爱才促才,当地坚持“四重”导向,厚植用人根基。持续实施《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乡镇一线干部的实施办法》,建立政治、组织、工作、生活等关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保障乡镇干部探亲、休假、休息等权利,让基层干部安心、安身、安业。优化干部交流,严管不实举报,畅通部门与乡镇良性轮岗交流机制,考察调动3名县级优秀公务员到乡镇工作并使其晋升四级调研员。对恶意举报、诬告陷害者依纪依法追究责任,年内为5名受到不实检举控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有效推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行动”走深走实。
围绕优化服务惠才留才,全县严管外调稳队伍,多元招录强基层。制定完善公务员、事业人员外调办法,严格落实外调人数不超过上一年度新增人数三分之一等规定要求,稳定干部队伍。实施“六个一批”工程,采取招录一批、转任一批、提拔一批、调任一批、进班子一批、优秀村干部定向招聘一批方式充实基层队伍力量,去年以来全县招录各类队伍283人,其中公务员58人、事业人员107人、特岗教师118人,向乡镇补充243人、占比85.87%,大大增强了基层力量。完善制度保障,解决人才难题,全面梳理住房保障现状,修订完善《绿春县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积极协调医疗资源,优化就医流程,全方位解决人才住房、医疗等后顾之忧,营造优质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