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思茅城区东部供水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运输车穿梭如织,近百名工人正抢抓施工黄金期,全力加快进度,这是思茅区闭环式双向反馈、推进项目建设的缩影。
“自实行‘双向反馈监督’机制以来,项目事项审批流程缩短了,难点堵点问题解决更快了,安全文明施工达标率更高了。”东部供水项目监督员王露介绍。
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思茅区从资金、用地、审批等方面全力推进在建项目攻坚。每个重点项目配备“1名区级领导+1名行业班子成员+1个主责部门+N名技术骨干”攻坚队,区领导包联所分包乡镇(街道)内的所有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精准包联帮扶,提供有效服务,压实“三级责任链”。建立“领导分包+攻坚队+晾晒通报+双向反馈监督闭环”机制。
在项目现场附近设置作风监测点,显著位置粘贴监督二维码,由项目办定期收集反馈到对应行业部门处理,被反馈的单位部门处理后予以回复,督查室对项目全程跟踪督促,形成双向反馈监督闭环。
在每位分包的区级领导的办公桌上,摆着实时更新的工作日志,清单化记录着项目关键节点、进度、存在问题、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每天跟进、实时督办,确保项目攻坚任务落实落地。
“普洱市思茅城区东部供水工程(一期)作为民生关切的项目,前期推进过程中存在政策处理、施工方案优化等问题,得益于项目办组织协调,通过区级领导督办、现场进行等方式,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开工。”普洱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罗云华表示,项目预计明年初完工。
思茅区围绕年度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各级党组织引领把关作用,树立并提升党员干部“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工作导向和行动效力,做到强党建、抓进度、提质量、解难题。
在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分包领导督导带头问需、部门一线解忧,剖析根源,明确措施,推进整改。
“2025年4月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完成项目选址、用地批复、投资协议签订。”参与云南尖峰新型建材建设项目专项攻坚队的王娇娇在工作日记里这样记录。在项目推进中,开展“多对一”企业问需解困,林草、自然资源、工信等部门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合力攻坚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围绕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依法依规加快推动林地、土地等各项手续办理,精准服务项目如期开工。
本报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瞿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