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济川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谋取利益”“大搞家庭式腐败,大肆收钱敛财”……近段时间,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中,多名落马干部被直指家风不正、治家不严。字字锥心,警钟长鸣。
亲情是血脉相连的温暖,是人生最珍贵的情感依托。但对手握公权的领导干部来说,倘若把护家异化为护短,把关爱扭曲成溺爱,就会让亲情蒙上权力的阴影。现实中,有的干部把关爱家人变为利益输送,利用手中职权为配偶和子女经商开绿灯,为亲戚朋友办事行方便;有的默许亲属打着自己的旗号狐假虎威,甚至全家齐上阵搞权钱交易。他们自以为这是护家,实则是用特权为家人挖坑,用贪腐给家庭埋雷。
家风败坏的根源,在于没有拎清公与私、情与法的界限。一些干部错误地把手中权力当作家庭私产,认为一人当官、全家沾光是理所当然。但职权是组织赋予的公共资源,不是个人可以随意支配的私权;真正的亲情是言传身教的正气传承,而不是毫无原则的利益输送。这种错位的亲情观,让他们在帮衬家人的借口下突破纪律红线,从偶尔帮忙滑向长期谋私,最终陷入全家腐败的泥潭。
守护亲情的正确方式,是把纪律规矩作为防火墙。党员干部要牢记,关爱家人不是给他们金山银山,而是树立清白传家的好风气;护佑家庭不是用权力铺路,而是用严管厚爱筑防线。一方面,要常修家风课,明辨“情”与“法”的边界,对亲属多些约法三章,少些特殊照顾,让家人明白当官不是特权的道理。另一方面,要主动将家庭置于监督之下,管好身边人,防止他们打着自己的旗号谋取私利。组织上也要加强家风建设,通过廉洁教育、家属约谈等方式,扎紧制度笼子,让家庭式腐败没有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