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将劳模精神融入体育思政教学以提升育人能力

初龙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等宝贵的精神品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在体育课程思政中强调劳模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坚韧意志、责任担当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根据当下体育思政教学情况,以及劳模精神的教学运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深入探究劳模精神与体育思政相结合的实现路径,以期为课程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构建融合劳模精神的体育思政教学内容。将劳模精神融入体育思政教学的直接方式就是教学内容的重构,让劳模精神真正成为体育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挖掘体育项目中的劳模精神元素。现有的众多体育项目都与劳模精神有着内在联系,如足球、篮球等团队项目十分考验队员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长跑则可体现运动员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类体育项目中蕴含的劳模精神元素,将其巧妙融入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劳模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其次,要结合体育热点赛事中的典型案例。各大体育赛事既是阐释体育精神的一种方式,又是展现劳模精神的重要舞台。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世界杯、奥运会中的代表性事例,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讨论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劳模精神。例如,利用中国“梦之队”在各种伤病等因素的困扰下依旧全力以赴、永不言弃的案例,让学生透过体育赛事看到其背后的精神力量。再次,树立体育领域的劳模榜样。体育领域涌现出的具有劳模精神的杰出运动员,如苏炳添、邓亚萍等,他们在体育生涯中不断克服困难和自身局限,凭借热爱和刻苦训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些运动员既可以作为开展体育思政教学的生动素材,也能够成为学生学习和崇拜的榜样,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新劳模精神融入体育思政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既可提升教学效率,也可提升教学质量。为充分发挥劳模精神在体育思政教学中的育人价值,教师应调整或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效。其一,教师可适当采用实践体验法。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体育思政同样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劳模精神。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户外拓展训练、体育竞赛、体育社团等丰富的体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培养其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在困难挑战中锻炼自身意志,深化对劳模精神的感悟和理解,使这一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二,教师可巧妙应用游戏教学法。为了使体育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那么严肃和枯燥,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增添教学乐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游戏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对劳模精神的认同感。其三,教师可合理使用情景教学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户外实践活动受限的情况,可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积极营造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可以创设运动员障碍跑的训练情境,设置各种障碍,设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组织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接力比赛,让学生在合作中强化团队精神,在克服各种障碍中深刻体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具体情境中将劳模精神形象化和直观化。

营造将劳模精神融入体育思政的校园文化氛围。除了在体育思政课堂中融入劳模精神的学习和体验外,还要将这种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其一,开展体育劳模精神文化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传播劳模精神、彰显体育思政价值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劳模主题征文活动、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对劳模精神的感悟;还可以举办劳模文化节,邀请体育领域的劳动模范代表为同学们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通过多样化的劳模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劳模精神文化氛围。其二,设计体育劳模精神文化主题宣传栏。学校可以在教室外墙、操场周围、体育馆等学生活动集中的区域,设计体育劳模事迹宣传栏,展示不同体育劳模的照片、奋斗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等,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引导学生将劳模精神转化为个人品质与行为规范,充分发挥体育思政的育人价值。其三,借助校园媒体宣传体育劳模精神。校园媒体传播范围广、速度快,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劳模精神文化的影响力。学校可以借助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平台,以专栏的形式定期推送体育劳模的相关内容,包括劳模事迹、优秀作文、主题活动剪影等,对其进行广泛宣传,让劳模精神深入校园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中;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出“我将劳模故事讲给你们听”系列视频展播活动、开展“我身边的劳模”短视频征集活动,用镜头记录劳模的奋斗人生,真实展现劳模工匠的日常与坚守,教育引导学生汲取榜样力量,在学习与实践中践行奋斗品格。

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是新时代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不仅能够丰富体育课程的文化精神内涵,还可以充分发挥思政的育人价值,创新思政教学形式。将思政教育与体育课程思政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究劳模精神融入体育思政教学的实现路径,对于更好地落实体育思政教学以及传播劳模精神至关重要。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校园文化的建设等实现路径,可以有效地将劳模精神融入体育思政教学中,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方法路径,切实发挥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最终实现体育技能提升与劳动精神培育的双向赋能。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报头

  • 将劳模精神融入体育思政教学以提升育人能力

  • 创新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以培育高素质医学人才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借助高校党建优势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 探索英语文学教学的创新路径

  • 以非遗激活文旅发展新活力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