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漫评

艺术之名难掩生态之痛

本报美编 张维麟 肖靖 画

近日,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表演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海拔约5500米的查琼岗日山脊上演,引发了公众对生态破坏的广泛质疑和对艺术表达边界的深刻叩问。

在生态脆弱的喜马拉雅山脉,任何人为活动都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但公众一眼可见的风险,主办方在立项与执行中却未能充分考量。当金色烟花沿海拔5500米的山脊蜿蜒成“龙”,却可能撕裂百年才能形成的草毡层,惊扰高原生灵的冬眠前奏,这已然背离了“致敬自然”的艺术创作初衷。我们尊重艺术,但真正的艺术是坚守生态保护的红线,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在生态共识日益凝聚的今天,希望此次事件成为一记警钟,促使社会各界更加敬畏自然、慎待自然、保护自然。

本报记者 王世涵 文

  • 艺术之名难掩生态之痛

  • 报头

  • 零伤亡背后有何安全密码

  • “常长”结合纠作风

  • 一点之别看家风

  • 轻医美需守住安全线

  • 莫让刷票破坏公平性

  • 微看点

  • 双轮驱动激发花卉文旅新活力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