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轻医美需守住安全线

周荣光

所谓“轻医美”,本指创伤小、恢复快的医美项目,仍属医疗行为。然而,一些商家为降低消费者心理门槛,刻意淡化“轻医美”的医疗属性,潜在风险被严重掩盖。

在商家话术里,“轻”等同于无痛、快捷、零风险。“午餐美容”“午休变美”等诱人标签,有意无意地将医疗行为降格为普通生活美容。但事实上,无论是注射填充还是光电项目,皆需刺破皮肤屏障,均可能引发感染、过敏、栓塞等并发症。更值得警惕的是,当“轻医美”被渲染为无门槛、随手可做,可能在无形中助长一些美容院、私人工作室在无证环境下违规操作——药品来源不明、消毒不到位、人员无资质。而每一次这样的“黑医美”,都会对消费者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破局之道,在于凝聚监管、平台、行业与消费者的多方合力。监管必须“亮剑”,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如市场监管部门应精准打击虚假广告与效果造假,卫生健康部门则需严查无证行医,形成持续震慑。平台须压实主体责任,通过“技术+人工”双审核清理违规内容,对虚假宣传账号限流封禁,同时强制商家亮证经营,保障信息透明。行业内部也需加强自律,由协会牵头制定服务标准,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让失信者无处藏身。而消费者更应成为第一责任人,建立起清醒的认知底线,不盲目追逐“轻易美”的幻象,从需求端倒逼行业净化。

唯有剥去过度营销的外衣,守住不可动摇的安全内核,才能让“轻医美”这一行业走得远、走得稳。

  • 艺术之名难掩生态之痛

  • 报头

  • 零伤亡背后有何安全密码

  • “常长”结合纠作风

  • 一点之别看家风

  • 轻医美需守住安全线

  • 莫让刷票破坏公平性

  • 微看点

  • 双轮驱动激发花卉文旅新活力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