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有昆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家’和‘冢’这两个字,它们很像,区别就在于那个‘点’摆在什么位置。这就像家庭建设一样,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一“点”之别,生动诠释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清廉传家惠久远,家风不正遗祸患。从近年来通报的反面案例中可以看出,不少党员干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比如,有的党员干部自身不正不廉,贪图物质享乐,给配偶、子女做坏示范;有的纵容默许家人“打牌子”“提篮子”牟利;有的利用手中职权为子女违规“铺路”……倘若党员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家属子女就容易打着旗号谋取私利,最终酿成同堂受审、同陷囹圄的家庭悲剧。
家风建设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政治要求、纪律要求。作为党员干部,既要上好孝亲友善等优秀传统家风课,也要上好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公私分明的红色家风课,树立和培育新时代的家庭观,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严守“当家人”的自觉,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以自身清正为“齐家”树立标杆。要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管好家属子女,对于苗头性问题,早教育、早制止、早纠正,防止因亲情而纵容、包庇亲属的违法违纪行为。要用好“活教材”,自觉把家风败坏典型案例当作镜子,对照检视、自省自律,切实将眼前教训转化为内心敬畏。
“家”与“冢”的界限,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兴衰,更关乎社会的风气、国家的长治久安。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真正做到爱家有度、管家从严、兴家有方、立家从正,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家”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