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发展特色优势
《人民日报》:把发展特色优势作为主攻方向——基于这样的方法论,锻造长板、做强优势,发展前路将更加明朗。发展风电、修路先行,丘北规划风电基地时,充分考虑村民所需,新建产业道路320公里、乡间道路17公里,打通农产品流通的“毛细血管”;发展文旅、完善设施,普者黑景区内仙人洞村带头人将自己家房屋推倒重建、带动全村整体修缮,有农户靠新建民宿年收入超200万元;种植咖啡、创新产品,普洱等地打造“茶咖寻踪”旅游目的地,本土茶和西洋豆协同发展,云南味道“足以慰风尘”……挖掘新动能,不能坐等,而要主动作为。创新思路,破除障碍,干字当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势头便会更加强劲。
好技术更要实现落地应用
《光明日报》:有好技术,还要更好实现其落地应用。运用好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等多元服务模式,打通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这有赖于协同发力,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升级,深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比如,湖北省十堰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河南省鹤壁市创新运用“1+N”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都旨在强化技术供给、人才驱动与政策保障的协同联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技术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赋能效应,还应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的供需对接,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精准供给,让好技术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难题。
本报记者 王世涵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