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岭论坛

让短剧与长剧美美与共

汪昌莲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日益碎片化的今天,短剧以短平快的节奏迅速占领观众碎片时间,频频诞生爆款,今年已有8部短剧有30亿以上的播放量。长剧则凭借深厚叙事、精良制作持续吸引忠实观众,屡屡掀起追剧热。两者看似路径不同、受众各异,实则并非对立竞争,而应美美与共,共同构筑中国影视生态的繁荣图景。

爆款短剧的崛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快节奏生活中,观众难以长时间沉浸于复杂剧情,而短剧以每集1至3分钟的紧凑节奏、强冲突、快反转的叙事模式,精准击中观众的爽点,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尤其在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下,短剧实现了内容即流量的高效转化,成为影视产业的新蓝海。

然而,短剧的“短”也带来了“浅”的隐忧。部分作品为追求点击率,陷入套路化、同质化泥潭,人物扁平、逻辑混乱,甚至传播不良价值观。相比之下,热播长剧则展现出另一种审美维度。从《人世间》到《狂飙》,从《山海情》到《繁花》,这些作品以宏大的时代背景、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深刻的社会洞察,承载着文化厚度与艺术追求。它们不急于“出圈”,而是通过时间沉淀赢得口碑,实现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短剧与长剧,看似一快一慢、一轻一重,实则各有优势,亦可互补共生。短剧擅长引爆,长剧精于沉淀;短剧提供情绪价值,长剧传递思想力量。若能实现二者美美与共,将极大丰富影视创作的维度。一方面,短剧可借鉴长剧的叙事逻辑与人物塑造,提升内容质感,避免沦为电子快餐;另一方面,长剧也可吸收短剧的节奏把控与传播策略,增强年轻观众的接受度,打破曲高和寡的困境。

更进一步看,美美与共不仅是内容层面的融合,更是产业生态的协同。平台可建立长短结合的内容矩阵:以短剧引流、试水市场,发现优质IP后延伸为长剧开发;长剧也可反向拆解为短视频内容,进行二次传播,扩大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短剧还是长剧,其终极目标都应是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爆款不应只是流量的堆砌,热播也不应止于收视的数字。真正的美,在于讲好中国故事,传递真善美,回应时代关切。让爆款短剧与热播长剧在内容、技术、传播与价值层面深度融合,短剧不再满足于“爽感”,长剧不再拘泥于“高冷”,二者在价值追求上达成共识,才能真正实现美美与共。

  • AI“枪手”危害大

  • 报头

  • 优化司法服务 保护知识产权

  • 把稳公与私的天平

  • 小切口改出大民生

  • 细微之处显文明

  • 诚信方能长久

  • 让短剧与长剧美美与共

  • 微看点

  • 反向旅游为何能“出圈”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