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龙陵县人民医院勐糯院区,门诊楼明亮整洁,候诊区秩序井然,诊室标识清晰,医护人员耐心接诊,先进医疗设备高效运转,250张开放床位干净整洁,患者在舒适环境中接受诊疗。而两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心卫生院,医疗水平有限、人力资源短缺、设备老旧,周边群众看复杂病症需远赴县城或保山市区,不仅要长途奔波,还要承担额外的路费和住宿开销。
“两年来,我们聚焦边境群众看病远、看病贵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学科建设、设备投入、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提升。”勐糯院区执行院长刘兴雄介绍,通过持续改革,院区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明显改善。
两年来,勐糯院区新采购了16排CT、LEEP刀、宫腔镜、腹腔镜等先进设备26台(套),能开展检验检查275项。这些设备不仅满足常规诊疗需求,还依托县域医共体平台实现资源联动。
“若遇到疑难病例,我们会第一时间将影像资料上传至龙陵县医共体影像中心,县医院专家最快半小时内就能出具诊断报告,彻底避免了患者来回奔波。”勐糯院区影像科技师赧德智说。
在硬件升级的同时,人才培育成为改革的关键。龙陵县人民医院总院持续下沉优质医疗资源,通过“专家驻点坐诊+手把手带教”模式,为院区培养了30余名本土医护骨干。“我们来到院区后,先规范诊疗流程,完善质控体系,再通过临床实操提升医护人员能力。”总院派驻勐糯院区外妇科副主任匡丽华表示,如今院区医生已能独立完成宫腔镜手术等项目。勐糯院区外妇科副主任杨富东介绍,总院先后下派8批共21名专家,不仅培养了专业医生,更激发了全员学习热情,形成了一支带不走、能扎根的医疗团队。
外妇科的突破只是勐糯院区医疗能力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两年来,勐糯院区住院病种突破600种,开展中医诊疗项目50余项,累计完成各类手术1122例,其中技术难度较高的三、四级手术达186例。成功攻克增强CT检查、动脉血管吻合术等65项新技术,诊疗病种较托管前新增163项。
同时,勐糯院区还将健康服务延伸至治病之外。院区通过三轮群众遍访,走进企业、校园、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同步推进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慢病管理分中心运营,开展早癌筛查与健康知识培训。
如今的勐糯院区已成为基层医疗改革的鲜活样板,不仅通过了云南省“重点乡镇卫生院提质建设项目”验收,还因“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成效突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目前正朝着“县域医疗次中心及二级医院水平”目标迈进。数据显示:2024年勐糯院区门诊量、出院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0.7%、29.11%;2025年以来,县外医保资金支出同比下降12%,群众满意度达95%,医院就诊人数中镇外患者占比超30%,县外患者占比超10%。
本报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周青 陈彩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