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层层陪会不是真落实

余飞

近日,广东省通报了汕头市人社局对省视频会议层层加码的情况,省里开完市里开,市里开完区县开,同样的内容,竟让镇街干部在三级会场间全程陪会。

这种陪会乱象,根源在于政绩观的错位。一些部门把层层开会当作层层落实,将参会人数等同于重视程度,却对基层的实际负荷视而不见。类似的形式主义并非孤例,有的地方表格要填十几版,内容却大同小异;有的检查要求展板林立,实则与工作实效无关;有的考核紧盯签到次数,却不问群众满意度。这些“虚功”如同无形的枷锁,让基层干部在迎检与参会的循环中疲于奔命。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服务群众的排头兵。当他们被裹挟在陪会中,政策落实难免出现梗阻,群众的急难愁盼被搁置。田间地头的问题没人及时回应,企业车间的诉求没人主动对接,社区邻里的矛盾没人出面调解……长此以往,不仅拖慢了发展脚步,更会凉了群众的心,损害政府公信力。

破解陪会困局,关键要斩断形式主义的链条。一方面,需树立鲜明的实干导向,把以会议落实会议的虚功,转化为以实效检验工作的实招。上级部门部署工作时,多一些精准指导,少一些层层加码;多一些现场调研,少一些闭门开会。另一方面,要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让那些沉下身子干实事的干部得到认可,让热衷于开会作秀的行为无处遁形。同时,还应简化会议流程,严控会议层级,能用文件、电话解决的事,就不召集开会;确需开会的,也要直奔主题、言简意赅,杜绝“穿靴戴帽”的冗余环节。

为基层减负,减的是不必要的负担,增的是干事创业的活力。让基层干部从陪会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他们才能轻装上阵,真正在服务民生上挥洒汗水、建功立业。

  • 解锁茶文旅融合新范式

  • 报脚

  • 报头

  • 层层陪会不是真落实

  • 立足本土 深耕优势

  • 根治“变味PPT”

  • 对未开发区多些敬畏

  • 让电影票退票不再难

  • 绘就云南新质生产力发展图景

  • 微看点

  • “AI+文旅”重塑智慧旅游生态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