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大型水闸门叶顶升项目中,作业环境和安装工艺都不允许大型机具进场吊装,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金发敏凭借多年工作经验,采用6组液压顶升装置对水闸门叶整体顶升,在保证水闸门叶整体受力均衡同时,又做到顶升过程同步,节约吊装成本30余万元。
作为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起重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金发敏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扎根施工一线,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落实到每一次施工中。他勇于探索新工艺、新方法,在攻克技术难题过程中,从稚嫩学徒成长成同事交口称赞的“金大师”。多年来,他参与解决现场技术难题110余项,为公司节约资金800余万元。
在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他还注重对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利用工作之余针对大型吊装作业的重点、难点,总结整理形成技术文件、论文,先后被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项、工法4项。
“技术这一关乎个人与公司生存发展的饭碗不能丢,要一茬接着一茬干,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是金发敏经常对徒弟和青年职工说的话。工作中,他注重发挥工作室人才孵化作用,积极引导、带动青年职工刻苦钻研、勤练技艺。
28年来,金发敏参与建设项目30余个,云铜新增产能技改等3个工程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赤峰云铜环保升级搬迁改造等4个工程项目获部优工程奖。他先后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及“云岭首席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本报记者 邓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