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劳动者风采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李关平

分毫必较织就云端安全网

当游客们坐上西山索道,沉浸在俯瞰滇池西山美景的喜悦中时,就是李关平和同事们最忙碌的时刻。这条长2000米的索道,是国内唯一一条既跨水又越山的索道,高峰期每天运载游客超1万人次。

作为云投集团昆明旅游索道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技术总监,李关平深知:“每当游客踏上吊厢时,就把沉甸甸的信任交给了我们。”20年来,他用匠心守护着这份信任。

2005年盛夏,李关平初入职场就开始维护这条从法国进口的索道设备。面对全法文图纸,他花了5年时间啃下千页外文资料,最终实现“闭眼画电路图”。每天比游客早到1小时做好设备检修,晚走1小时查看设备情况,校准设备精准到0.1毫米。

一次,索道突发“主变频器功率故障”警报,滞留86名游客。根据安全法规,3.5小时内无法恢复运行就将酿成事故。巨大压力下,他带领技术团队迅速展开排查,在30分钟内锁定故障紧急处理并成功复位,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

2015年,面对已运行20年的“高龄”设备,李关平创造性提出“智能化改造+国产替代”方案。历时九载攻坚,团队完成30余项关键改造,索道运行故障率下降68%,安全性能提升200%,能耗降低25%,成为全国老旧索道改造的典范。

去年,李关平履新云投索道事业部总经理,带领团队为香格里拉石卡雪山等索道建设提供技术方案。他还推动建成云南首个索道实训基地,3年间培养了200余名专业人才,在云南省的各条索道守护着游客的安全。

本报记者 郎晶晶

  • 边防线上的忠诚“守望者”

  • 守卫国门展英姿

  • 严苛质检守初心

  • 带学生去逐梦星辰

  • 峡谷深处“橘子红”

  • 扎根基层 倾力帮扶

  • 境外中文教育的“书香使者”

  • 边疆教育的“拓荒牛”

  • “火眼金睛”炼就浮选状元

  • 雪山下的 “绿衣使者”

  • 青春闪耀在施工一线

  • 金色炉台上的技能大师

  • 举“重”若轻的“吊装大师”

  • “妙手回春”的设备医生

  • 在焊花中绽放青春

  • 分毫必较织就云端安全网

  • 以科研为笔写出胶林创新密码

  • 匠心护航高铁“智慧大脑”

  • 让小包裹传递“大温暖”

  • 引领电力科技创新的先锋

  • 平凡岗位展风采 扎根边疆筑芳华

  • 报头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