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南电务段车载分析工区,信号工付思斯坐在不足2平方米的工位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一页页系统数据,这是她的工作日常。
如果说ATP(列车自动保护系统)是动车组的大脑和眼睛,付思斯就是ATP系统背后的安全守护者,通过分析数据、发出预警,保障每一趟列车安全正点行驶。
2001年,付思斯的职业生涯从滇越铁路米轨线起步。3年时间,她就从只能辅助检修的新手,成长为能独立完成LKJ-93型车载设备装车的技术骨干。后来,她主动转战准轨铁路,凭借过硬的数据分析能力,成为云南首批高铁列控车载信号工。
云南高铁开通初期,面对20余种陌生分析软件,付思斯背着电脑往返动车组两头下载原始数据,梳理出针对不同型号动车组设备的数据分析方法及设备原理图,帮助职工更快熟悉掌握新设备新原理。
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40岁的付思斯主动请缨加强中老铁路ATP数据分析。为破解老挝文操作界面难题,她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学习老挝语。
付思斯说:“受各类因素影响,难免会出现数据‘错误’导致列车延误、降速等情况,这样的‘错误’很微小,只靠系统识别不够准确,需要分析人员进行甄别。”为此,她总结了“三心二意(毅)”工作法——细心、用心、恒心与责任意义、攻坚毅力,已累计帮助团队发现70余处设备隐患。
2023年“付思斯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后,她承担起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重任,带领团队先后解决关键技术难题8项,完成技术革新3项,年节约成本170万元。
本报记者 郎晶晶